餐桌上的土星風景 「 菜單 MENU 」陶器展覽

兼具視覺及味覺的饗宴

菜單 MENU 黃虹毓個展

菜單 MENU 黃虹毓個展 攝影/影片製作: Philip Lin 林伯勛在展覽開始前,意外遇到一位專業的影像工作者,在討論過程中,他細心的想要了解在製作的每一個流程,持續跟拍了全程的製作~非常感謝他的幫忙,也讓我們能透過他的影像看到從土成為器皿的過程菜單 MENU 黃虹毓個展 展期:2018 3/18-5/2✨✨✨地點: 10361 台北市昌吉街110巷13號1樓 慢慢生活美✨✨✨菜單 MENU每天要大量出餐給客人的廚師們,他們使用器物的經驗是一般人的好幾倍,當美味的食物被製作出來時,器皿如何與食物搭配?這次在製作器皿的過程中,與幾位餐飲業的朋友們討論對於食器的真正需求,也要請他們一起來製作,讓他們了解陶土這種媒材的可能性,再討論出可能的形式,並透過實用器皿製作經驗與習慣呈現出來。最終器皿在經過廚師的手,食物與器皿結合後,看見器皿被認真地使用的當下,好比廚師們看見客人品嚐美食而愉悅的表情。在這次展覽中將呈現幾種常見的生活器物,合作的對象有台南 HO-YO Cookies的甜點飲料與 裏葉的單盤套餐、以及製作生麵的余師傅。在與這些廚師們交流時,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希望能讓客人感覺到豐盛食物之味美,所以對於盛裝的器物要求都是較大的才能滿足他們需求。從器皿製作的順序就猶如廚師們處理食材之方法,它們成為一種累加的視覺,我試圖想像去為每個廚師的料理進行器皿的製作,把委託關係轉變成材質理解層面,同時也見證了每個廚師在為他人製作料理的過程。筆記:余師傅⬥ 家常麵:麵碗寬度約20公分,深度約7.5公分,足底約1.5公分。顏色簡單清亮,易顯現湯的色澤。HO-YO Cookies⬥ 焦糖雞蛋牛奶考布丁:需要符合布丁的形狀的凹槽,並且防止焦糖溢出。⬥ 檸檬塔:需要與塔皮符合的塔皮的圓形凹槽,防止再切塔皮時塔皮滑走。⬥ 貝禮詩拿鐵:容量約300 cc⬥ 棉花糖熱可可:容量約350 cc⬥ 蜂蜜葡萄柚綠茶:容量約400 cc裏葉⬥ 單盤料理:炒豆卷餅與烙烤蔬菜:盤寬約23公分,深度約1.5公分

Tu Xing /土星发布于 2018年3月25日

「吃」是生活中最日常也最重要的活動,飲食跟器皿的關係密不可分,一向對飲食很注重的亞洲國家,什麼樣的食物要配上什麼要的盤子,餐桌擺設真的一門很大的學問了。此次展覽「 菜單 MENU 」由慢慢生活學與 Tu Xing /土星 共同合作,藉由跟料理人討論對於食物之於器皿的需求,像是釉色該如何搭配、器皿的大小及厚薄如何才能貼近使用且完美襯托食物,透過土星陶藝創作者黃虹毓,將土反覆一層又一層的湊在一起,桿平堆疊出細細的線景,就像土星一樣有深淺不一紋理,然後上轉盤慢慢塑型成想要的形狀,這些器皿兼具實用及藝術,讓人一邊用味覺享用美食也用視覺享用這些美麗的食器。

photo via Tu Xing /土星

《 菜單 MENU 》黃虹毓個展

展覽時間:2018 年 3 月 18 日 – 5 月 2 日

週一至週五 13:00 – 21:00 / 週六週日 13:00 – 21:00 (週四公休)

展覽地點:慢慢生活美(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110巷13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