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女孩那樣玩板:用身體宣示自我主張的《#滑板少女》
也許當妳青春多愁的歲月裡,難得遇上一群都狂愛滑板的城市龐克,可以一起街滑飆風,讓妳不再覺得孤獨。更確切地說,是因為遇上一群與妳一樣追求純粹的滑板少女。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很孤獨,就算在擠滿人的開心說笑場合裡,我一直以來都有那種空虛感。但現在,我不再感到空虛了。」——卡蜜兒(Camille),《#滑板少女》(Skate Kitchen)
從我 1999 年開始玩板算起,女子滑板社群緩步地成長至今,近六年來除了女性玩板人數顯著遞增,拜社群平台 Instagram 所賜,不難發現女子滑板團體在世界各地綻放女力,又以 2016 年初由 Rachelle Vinberg 主創於紐約下城的 The Skate Kitchen 最受關注,甚至讓時尚品牌 Miu Miu 相中並為其拍攝短片〈That One Day〉,加上這兩年參與國際滑板賽事表現亮眼的酷兒滑板選手 Lacey Baker 成為 LGBTQ 社群於滑板圈的發聲代表,女性滑板已逐漸扭轉滑板文化以往趨向陽剛與男性化(masculinity)的意象,轉造出超越了不僅只有陽剛化約的多元面向。
美國郊區生活的發展形式曾被認為是養育孩子的烏托邦,至少對於有孩子的年輕配偶是這樣沒錯。然而這些孩子長大進入青少年時期後,郊區生活的種種有限與文化不足反倒成為家庭的問題之一,青少年則首當其衝感受到這種匱乏。紐約長島郊區長大的卡蜜兒,就像所有渴望嘗試與探索世界的年輕人一樣,郊區生活以及成日與母親相處的日子讓她感到有限甚至乏味,滑板成了她衝出郊區的利器,奔向東岸滑板最潮勝地曼哈頓下城。對於從小就在台灣鄉鎮長大直到五專入學才開始上台北生活,對大都會有著同樣嚮往的我來說,《#滑板少女》讓人很自然的就投射自我在卡蜜兒的角色身上;滿是熱血地踏上城市知名的板點,試圖認識大家口耳相傳的在地滑板紅人,結交同樣熱愛玩板的女生,為了玩板與不同滑板社群派系的人往來而被人說三道四,對城市年輕人的社交習性一無所知,或是所有男性就在你面前大開黃腔,說笑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女性肉體。電影裡發生的所有情節,像是喚醒自己過往滑板歲月的記憶,歷歷在目地重現。
身處現今仍由男性主導的滑板文化,我想大多數女性都與片中的卡蜜兒一樣,起初接觸滑板時,或許都經歷過獨自一人追求滑板技術的階段,至少我是如此。其實我一直不清楚,有多少全心投入滑板的女性與自己青春歲月有相似的共通點;一直以來,在玩滑板的日子裡感受最深刻的,是遊走在男孩社群與女孩社群之間、找不到任何歸屬的孤獨。《#滑板少女》在美國上映時,我與一些巴爾的摩在地滑板人一起去戲院看了這部電影,對我來說,這是一部紮紮實實的滑板性別政治電影,對於男性則不然。滑板友人們清一色是直男,他們透過電影所看到的是紐約 Supreme 街滑大無畏風格派的男兒酷,對於 The Skate Kitchen 這個女子滑板團體、對於能飛樓梯、磨杆子之於卡蜜兒這樣的女孩,他們絕大部份看到的,仍是女性外在的線條與五官。
當下身為在場唯一女性的我,頓時覺得全世界的直男都是如出一轍,他們就像電影裡吹捧女生對自己投懷送抱的少年,無視卡蜜兒是個活生生的女性存在,卻又只有當女孩表現得「一點也不娘炮」地做出屌招時,才又突然意識到「妳這女生真猛」的強烈存在。那麼作為玩滑板的女性,我們是否似乎必須持續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去維持「屌妹」形象來強調自己的主體性?當屌妹是孤單的,因為當你付出全部心力在滑板上時,生活共鳴一不小心就變的很單一。無法了解滑板樂趣或無法堅持下去而放棄滑板的其他女孩也許會因此自然而然地淡出你的生活圈。滑板男孩不會與你稱兄道弟,除非你願意拋開自己的陰性身份,稱自己為「哥」,或用一種霸氣的「老娘」之姿與他們共處以保有自己身為女性的尊嚴。我們得隨男性的觀感與凝視去「客製」自己的處境,在此借引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艾莉絲.楊(Iris Young)於其著作《像女孩那樣丟球》裡所寫的:「我們依照父權文化分派給我們的定義去學習過生活,在此情況下,我們的肉體被抑止、限制、定位且客體化。」
在《#滑板少女》裡、在真實的滑板世界之中,我認為女性的身體不再是過去社會賦予的女性特質建構。女孩可以自由又開放地全力伸展四肢,用力跳、用力摔,不再是被動的客體,不必再當男性凝視之下「只需要會豚跳的板妹」或拿著滑板且為了迎合男性而展露身體曲線卻又被直男笑稱「 板炮 」(poser)。你可以盡情的把滑板玩得很娘或殺氣十足、玩得像個妹子,不見得非得玩得像個陽剛屌妹。
所有滑板技巧與招式的過程裡,無論是在空無一人的碗池或 U 板上練習下板(drop-in),抑或是盡情用後腳加速向前滑行,都是一種不讓你反悔的自我界限超越;一旦你起了頭,就要實踐到底,無論你能成功著地或摔得狗吃屎。而那義無反顧往下衝與奮力一跳的勇氣與意志,結合身體成為了滑板人獨有創作形式的一種自我表達。《#滑板少女》電影最迷人之處,對我來說並不是青春滑板龐克的自由無畏,而是藉由向下的鏡頭,讓人得以細細凝視每個穿著打扮截然相異的女孩,用盡全身力量去詮釋她們想完成的滑板招式;準備豚跳時小腿用力瞬間的肌肉線條、手腳與關節因玩板留下的挫傷痕跡、流暢的街滑節奏以及熟稔每一招式動作細節的連接,這些正是為了滑板投入全身力量、用時間去琢磨才有的身體印記。因玩板所習性化的身體一如艾莉絲楊引伸莫伊(Troil Moi)取徑的「活生生的身體」(lived body)統合觀念:在特定社會文化脈絡中行動、經驗的肉體,是一種處境中的身體。
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美學特質的身體,活在這個滑板文化的脈絡裡,即使受眾多男性包圍,我們仍竭力運用所有的自由,用滑板及我們的身體,在這個世界留下印記,我們是「#滑板少女」。
pic via 鏡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