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總編輯木下孝浩離開《POPEYE》,已經有陣子沒有聽到木下孝浩的消息,也在大家心裡留下 “為什麼離開雜誌圈轉而投身品牌” 的疑問。終於,在上個月 UNIQLO 宣布推出紙本雜誌《LifeWear》同時也帶來木下孝浩身兼總編的消息。
對於編輯工作者來說,木下孝浩如同表率,是許多編輯或讀者景仰的大師,堅持老派作法、甚至聽說沒有手機的他,沒有使用 SNS,我們只能透過網路過往的零散訪談資料拼湊關於木下孝浩這個人。鮮少在公開場合露臉的木下孝浩,這次因為《LifeWear》中文版的發行,特別來台灣分享編輯的過程與心得。相信看過《LifeWear》都會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木下風格,對這本像是型錄又很不型錄的雜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接下來木下孝浩會將 UNIQLO 塑造成如何的樣貌?這次有幸採訪到木下孝浩本人,除了訪談文字外,也透過觀察與讀者分享這次的訪談經驗。
初見木下孝浩的印象就如同網路資料般,戴著招牌黑色粗框眼鏡、一頭整齊的白髮,給人一絲不苟的嚴肅感,但木下孝浩一開場的「打給賀(大家好)」馬上讓台下的大家感受到親切感。穿著 UNIQLO 藍白條紋襯衫、牛仔褲配上白色麂皮皮鞋,一派輕鬆卻又不失正式感的打扮,由內而外散發出迷人的氣質,說話客氣禮貌沒有架子,回答問題時總是低頭認真思考的樣子,感受到木下笑浩對於每題回答的重視。
毅然離開熱愛的雜誌 為了讓新輩加入帶來不同的想法與刺激
今年 51 歲的木下孝浩,在 1997 年加入 Magazine House,在 2012 年成為《POPEYE》總編輯,除了重新詮釋 City Boy 精神外,更讓雜誌發行量從 7 萬發售增加到 12 萬,「從國中就開始看《POPEYE》實在很幸運能進入自己從小就夢想的工作,在雜誌工作中,沒有比製作 POPEYE 更棒的位置了。」
但卻在 2018 毅然離開雜誌圈投身 UNIQLO,除了驚訝也讓人好奇離開的原因,木下孝浩也親自解釋「雜誌編輯在我心中一直是很尊敬且美好的職業,但待在同個位置太久也不是件好事,希望藉此讓位給年輕人,帶來不同的想法跟刺激。」也在這個時間點遇到 UNIQLO 社長柳井正,在事業生涯的巔峰,放下熟悉的一切,踏入新的領域,衷心佩服木下先生的勇氣。
「編輯的最大禁忌就是挑選連自己都沒興趣的人,以有沒有名氣的標準去考量,很容易讓雜誌調性走偏。所以這次挑選了認同 UNIQLO 精神的人,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生活風格,在我眼裡非常具有魅力。」
紙本雜誌的意義是什麼?《Lifewear》 出現的契機
曾經說過只要擔任總編輯的一天,《POPEYE》絕不會電子化,展現木下孝浩對於紙本的堅持。談到紙本雜誌的意義,木下先生如此分享「紙本不會有消失的一天,但數位化的趨勢也無能抵擋,但就像報紙還沒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紙本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而現在正處於去蕪存菁的過程,最後的最後優秀的出版品會留下讓更多人看到。」
雖然世界逐漸走向數位時代,但其實紙本潛藏在的魅力與能量遠比你想像,「我想要做一本可以留存的東西,閱讀紙本的過程與滑滑網路文章是不一樣的。」木下孝浩提到像是戶外品牌 Patagonia、澳洲保養品牌 Aesop 都持續在製作品牌雜誌,不單只是放上商品照的商業型錄,針對某樣議題反而能傳遞品牌的理念,也能讓整本雜誌的方向簡單,卻能擁有深入探討的內容。
此外木下也舉了比爾蓋茲的例子來驗證紙本刊物的重要性,「剛看完 Nextflix 比爾蓋茲的紀錄片《蓋茲之道:疑難解法》,就算像比爾蓋茲這樣的天才,但也是拿著一本厚到不行的實體書本獲取知識,這就是紙本的力量。」
那如果要做一本屬於 UNIQLO 的雜誌,同時又能傳遞服飾的美好該怎麼做?「衣服穿在一個有想法的人身上自然好看。」翻開《LifeWear》你能發現雜誌上的人物,大多都不是名人,但其實他們都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都有著各自的厲害之處,像是獨立刊物創辦人、自由搏擊模特兒、還有曾經獲得「直木賞」的優秀作家等,在木下孝浩的眼中,專心在某件事情上且有著自己想法的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魅力是最能詮釋 UNIQLO 衣服的人。
雜誌關鍵取決於封面 製作過程中印象最深刻
封面是大家對於這本雜誌的第一印象,能讓《LifeWear》跳脫以往 “型錄“ 模式的關鍵在於封面的挑選,「像是去年 BRUTUS 台灣特集的封面就引起很大的話題,一直到最後我都在煩惱封面如何呈現,如果選用照片的形式,卻好像會給人型錄的感覺,無法呈現《LifeWear》想要呈現的概念,因此選用哥本哈根藝術家 Adrian Johnson 的作品,試圖以抽象的方式表達人們的生活。」
不免俗套的問起木下孝浩最喜歡的內容,低頭想了很久,談到其實整本雜誌的編制只有兩個人,所以幾乎每個部分都有參與到,如果硬要說一個,就是這位原本要被放大成封面的費德勒,「我們飛到瑞士採訪費德勒,他是一位很紳士的人,而且一點架子也沒有,當時問了費德勒 30 個問題,其中問了到他有沒有什麼特別收藏,原本以為像這樣的大明星會收藏錶、古董等,沒想到他回答我們他在收集貝殼與樹枝,這真的很帥,以後有人問我,我也要說我在收集貝殼。(全場大笑)」
資訊洪流的年代中編輯更被賦予重要使命
在過去沒有網路的時代,人們透過報紙、雜誌或書籍等吸收資訊,但現在科技改變大家接收資訊的方式,卻也造成未經證實的假新聞出現,在這樣的時代下,木下孝浩更認為需要編輯的存在,大量雜亂的資訊經過編輯的過濾與整理後,保留具價值的資訊,這樣的轉化凸顯編輯的重要性。
「做雜誌對我來說不是工作,我 24 小時都在思考,如果將它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湧上。」
雜誌提供讀者有趣的資訊,那編輯要如何從這片洪海中得到正確的資訊,「我並沒有要否定現在數位帶來的方便,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吸收資訊的方式,我會選擇從信賴口中的人去了解事件。」許多有趣的想法都是木下孝浩透過與人聊天激發後所產生的,而在訪談過程中,木下孝浩更反問起編輯們身上穿著的品牌是什麼?讓人見識到即使平凡的事在編輯眼裡也能激起好奇心,一但你開始對其感到興趣,就能挖掘到其中的樂趣與更多人分享。
而這本《LifeWear》內容更跨越國際,像是找來生活在各國的藝術家、出生於丹麥的創意總監 Rebekka Bay、印度傳統服飾以及越南胡志明市導覽等,熱愛旅行的木下孝浩透過雜誌帶給讀者從未親身經驗的事情。除了旅行外,木下孝浩從 20 歲開始就非常喜愛爬山以及露營,「一個人背著行李走入山裡,開始兩天一夜的露營之旅,非常享受一個人爬山,不論目的地要走多久,ㄧ邊走一邊整理腦中的想法。最常去離東京大約兩個小時車程的八岳山,或是我也很推薦近郊的高尾山,那邊也有很多不錯的登山步道。」
木下戴著勞力士最原始簡潔的 EXPLORER, 39mm,因為錶上顯著的數字又被暱稱為 369
何謂好的品味?常與好品味劃上等號的木下孝浩給人一個意外的答案「我 20 幾歲時也很關注流行趨勢也會追隨潮流,當時更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頭髮造型,不管哪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是想要凸顯自己的存在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歷練,我開始了解自己喜歡什麼,重點從衣服好不好看回歸到人的感受上,對於品味的定義就成了讓自己舒適自在,身邊只要擁有一兩項美好的事物就會感到滿足。」在許多人把木下孝浩當成品味範本的同時,木下孝浩卻鼓勵大家去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不需要跟風潮流,就如同 UNIQLO 提供源自於生活需求而發想的服裝。這回更透過木下孝浩的《LifeWear》從許多人的平凡生活探討所謂的 LifeStyle,串連起品牌、編輯與讀者之間的關係,延伸成一本內容扎實的型錄雜誌,也讓人相當期待下一本正在籌備中的《Life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