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慾望不斷擴張,擁有包羅萬象商品的選物店類型凝聚想要一次滿足購物慾望的人們,走在台北街上能發現這樣類型的 select shop 越來越多,然而在這家鞋履專門店裡,只販售單一品項,收集了店主所喜愛的皮鞋、樂福鞋與涼鞋等鞋款,反觀快時尚提供的流行性及多樣選擇,在這你更能放慢速度享受「鞋」的樂趣。隱身在民宅二樓中,位在潮州街與麗水街間的 SHOES BAR,如其名所示,是一家鞋履專賣店,開業僅一個月,沒有顯著的店面,靠著網路的相傳,吸引愛鞋人士造訪。
「這是一個新的嘗試,我想知道專注在一個單品上,
能怎樣做到更好更極致。」
也許你會誤以為它是一家酒吧,但店主想的是更為直接一看店名就知道這是一家鞋店,「BAR 一詞除了酒吧意思外,也有長條形狀意味,用更為抽象的概念去看它,它是一個新開始,透過 BAR 串連世界,或許未來不論在何處只要給我個吧台的桌面,我就能提供皮鞋及 Shoes Care 等服務,而且時間久了大家就會知道這是一家鞋店。 」鞋子每天都會穿到,但我們卻常常穿到不合腳的鞋子,SHOSE BAR 除了提供專業知識外,透過與客人交流的經驗累積,能幫助你找到適合的鞋履。
「其實我有偷藏了幾支酒在這,但酒只給朋友喝,晚上關上門就能與朋友聊天喝酒。」
牆上的深色的海報有著四個四個圓潤色塊,手繪的彎曲線條與空間的乾淨俐落形成對比,SHOES BAR 將 LOGO 設計成有如四個洞穴的入口,分別是鞋印、柯比意之手以及兩個代表空間元素的三角形,「三角形代表理性,但我們刻意讓它圓潤些,就像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取得平衡。第一次看到 LOGO 時心想說會不會太可愛了,沒想到朋友一看都說就是他了。」
走進 SHOES BAR,凹凸不平的白色石灰牆,皮鞋鞋根與木頭地板碰撞出厚實的叩叩聲,「當初選擇這邊純粹是我喜歡一進來的感覺,很像神秘的洞穴,空氣瀰漫著歐洲的氣味,而且皮鞋跟原本的柚木地板很相稱,因此也沿用做了柚木牆,加上一些收藏的老喇叭、黑膠機等傢俱。」每個環節營造出獨有的氣場,溫潤的光線,讓人彷彿進入到另外一個時空,店內沒有過多的裝修,襯托出鞋子的優雅。
SHOES BAR 的空間不大,販賣的品項也很單純,以皮革製鞋為主,目前共有三個主牌,分別是來自法國的 PARABOOT、紐約 AURORA SHOES 以及西班牙的 Steve Mono 共三個品牌進駐,尤其能在這邊找到更為完整的 PARABOOT 鞋款,在 PARABOOT 官網看到的款式都透過 SHOES BAR 訂購,也計劃在未來提供完善的 SHOES CARE 修繕服務。
想嘗試 PARABOOT 可以先從 Chamboard 與 Michael 兩個經典款式入手,特別的是迎來 110 週年推出了金標限定款式,車縫線也更為特別細緻。
創立於 2007 年的西班牙皮件 STEVE MONO,品牌以皮革製品為主,在速食時裝的時代堅持以慢條斯理的程序,帶來典雅中性、沈穩的皮革涼鞋,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手工之美。STEVE MONO 的涼鞋鞋型偏細長,穿起來也較為修飾比例,
皮革與生俱來的溫潤感,流露出一股獨特的魅力,隨著穿著次數增加也會有不同的色澤變化,這樣的特質也使皮鞋擁有耐久價值。捨棄了其他選品,SHOES BAR 更全心全意地專注於鞋履上,乾淨的擺設、恰到好處的光線都十分簡單,反應出 SHOSE BAR 這家店的個性,在悠閒的午後,不妨爬上二樓,一窺藏在洞穴裡的 SHOSE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