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 SANAA 操刀!「臺中綠美圖」,台灣首座美術館+圖書館共構 10 月底試營運

請打開你的 Google Map,定位水湳中央公園北側,因為這裡很快就要誕生台灣最新的文化新地標「臺中綠美圖」,這不是單純的一棟圖書館,而是全台首座把「市立美術館」和「市立圖書館」合體的跨域文化場館,並且背後操刀的正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日本當代建築界傳奇雙人組 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從 10 月 28 日展開試營運。

文章摘要:

  • 綠美圖 這名字其實包含了這些元素
  • SANAA 團隊是誰?為什麼那麼具話題性
  • 綠美圖 建築根本是「漂浮的文化群島」
  • 綠美圖地點、開幕資訊公開

綠美圖 這名字其實包含了這些元素

臺中綠美圖 位於台中市水湳智慧城中央公園北側,館內規劃有臺中市立美術館與臺中市立圖書館兩大區域,場館總樓地板面積約 58,000 平方公尺,館名「綠美圖」分別代表著不同意義,「綠」象徵中央公園的自然綠意、「美」代表美術館的藝術能量、「圖」指圖書館的知識場域,串起這座建築的三重使命。

SANAA 團隊是誰?為什麼那麼具話題性

這座綠美圖由日本建築設計事務所 SANAA 操刀,由這對建築界傳奇設計組合「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共同創立,建築語言就是:輕盈、透明、流動、極簡,並能回應環境而聞名國際,在 2010 年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界最高榮譽),官方評語用「極簡與光線」等字眼來描述,但這簡潔不是冷場,而是讓空間跟自然對話的語言。

團隊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有,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日本):無方向性的圓形設計,並使用玻璃帷幕,營造通透、明亮的空間,模糊了藝術與參觀者、自然的界線。羅浮宮朗斯分館(法國):把古典藝術展覽放進多個低矮、簡潔的矩形與方形建築體,透過微曲角度連結,效果驚人。羅桑學院學習中心(瑞士):融合自然光、流暢曲線形態和無柱空間的學習場域,象徵著教育與科學的自由流動與互動,幾乎是大學生的天堂。

綠美圖 建築根本是「漂浮的文化群島」

「綠美圖」以八個白色建築量體以錯落的方式排列,彼此獨立又能被屋頂串連,其中五棟建築的地面層採用無牆設計,並挑高為半開放式的戶外廣場,整個建築完全融入公園,人們可以在樹蔭中穿梭於城市、綠地與建築間,外層用銀白色鋁製擴張網覆蓋,看起來就像披上一層輕盈的薄紗,會隨著天光和公園綠意變化而閃爍。

一進門就有兩個玻璃圓屋,一個是服務台,一個通往地下公共空間,象徵「知識與藝術交會」的融合空間,內部由挑高大廳與空中連通橋組合,讓空間透明感十足,而大廳中央有一個曲面不鏽鋼水池,其曲面不鏽鋼材質不但能映照戶外綠意與光影,還能協助調節室內溫度,營造舒適的「微氣候」環境,美術館中庭挑高 27 公尺,牆面高度分成不同等級:4 米、6 米、9 米、13 米、19 米,是全台最高的館內展示空間之一(挑高六層樓),未來首展《萬物的邀約》更將由韓國藝術家梁慧圭量身打造巨型裝置《流動奉獻-樹蔭三合》,讓觀展動線的迴旋坡道與窗外綠意互相對話。

圖書館的天花板,以白色柔和曲面模擬天空雲層,打造光線柔和的閱讀區,白色流線型家具與花形書架由 SANAA 精心設計,書架甚至結合冷氣出風口形成「迴風書架」,促進空氣循環又兼具美觀,串聯兩館的「文化之森」是一座半戶外屋頂花園,以柔和的擴張網圍繞,讓建築無界地延伸至中央公園,環形天橋連接圖書館與美術館,提供訪客在綠蔭與書香之間自由漫遊的多重視。

隱藏的工程黑科技

別以為它只是好看,綠美圖的工程規劃也很有料,使用 109 座單擺摩擦隔震器,是全台首座使用此規格的圖書館,同等於故宮南院的規格,地震來了,它能有效隔絕震動,保護建築和裡面的展品,使用無落柱通廊,讓二樓大廳視覺更寬敞,就像空間在漂浮一樣。

「台中綠美圖」台中市立圖書館總館 & 臺中市立美術館

試營運:2025 年 10 月 28 日 – 11 月 16 日
正式開幕:2025 年 12 月 13 日
首展:《萬物的邀約》(於美術館展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