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 TaiTai LIVE WILD 的阿泰跟呆呆 討論登山健行時,我們都對一部關於登山的日劇 ⟪下山飯⟫很有感。這部影集每一集開頭都有這麼一段話「人為什麼要登山呢?『因為山就在那裡』是英國知名登山家說的;你問我為什麼要登山呢?我敢肯定地告訴你,是因為下山後的餐點。」
對阿泰跟呆呆來說,登山健行的目的之一是「可以暫時遠離日常生活,包括吃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登山健行等徒步才是真正的旅行,因為可以領略到旅行的自由,雖然沒有想像中容易,但正是這種沿路上可能會直接遇到的險阻,讓人著迷。


阿泰跟呆呆在 IG 貼文裡提到:「有別於一般著重登山過程與風景的劇作,改編自同名繪本的短篇日劇《下山飯》,每一集扣掉片頭片尾,實際內容約20分鐘而已;其中大概只有5分鐘在登山,其他時間則全聚焦在主角下山後覓食的餐廳和料理。」
下山飯,是一種療癒
「我們平常在家工作,吃的東西很固定,偏向清淡,連白飯都很少吃,可以趁登山吃一些自己喜歡、或者是比較禁忌的食物。」阿泰笑說:「就是找一個藉口,滿足自己的一些慾望,因為有輸出,就可以有進入。」呆呆補充:「讓每一趟的登山成為療癒之旅。」
這次一行人來到位於新竹的油羅山,進行 Columbia KONOS™ TRS OutDry™ 與 ESCAPE THRIVE ™ TITANIUM MID 的實測。完成兩雙鞋的測試拍攝之後,阿泰與呆呆決定穿著 KONOS 鞋款下山,找間想吃的餐廳滿足下口腹之欲。選擇 KONOS 的原因,呆呆說:「因為 KONOS 穿著感很舒適又輕,鞋內的空間讓雙腳有被解放的感覺,是一雙可以很自在穿著的鞋,外型簡約俐落,走在一般的街道也很舒服,日常穿搭很ok。」

Columbia KONOS™ TRS OutDry™

Columbia ESCAPE THRIVE ™ TITANIUM MID
阿泰補充:「KONOS 搭載 Columbia 獨家研發的 OutDry 全防水零滲透科技,即便在山上踩水,或是突然遇到天氣變化,鞋內還是乾爽的,完全可以舒服地直接穿下山吃美食。」
現在阿泰跟呆呆大部分是「Camp & Hike」的方式,先露營,再健行,兩天一夜便可享受到兩種樂趣。「也有過純露營,但就是一直煮一直吃,再加上我們如果是單日來回,常常會太晚出發,後來我們就決定在登山口附近找營地,睡一個晚上,隔天可以早一點出發上山。」
路線_ 油羅山
營地_ 羅林山道
下山飯_ 竹東邱記排骨酥麵
油羅山羅林山道的登山口總共有3個,最近的是第一登山口而第三登山口最遠;還有要注意的是,第一登山口可停車的腹地也最大。爬完油羅山羅琳山道之後,竹東邱記排骨酥麵是阿泰最常吃的下山飯;就在竹東車站旁邊的餐廳,排骨酥湯的湯頭很濃郁但不會膩,排骨醃製後炸過再蒸,而且還有加煮的酥軟的芋頭,讓味道更有層次。
阿泰還說一定要吃肉燥飯,「特色在於有加油蔥酥,會讓人停不下來。滷味也很推薦,種類很多,紅燒肉、甜不辣,味道不會太重,讓人一口接一口。」
竹東邱記排骨酥麵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北興路二段8號



路線_ 南投・郡大山
營地_ 郡大林道
下山飯_ 水里燕古早味麵店、二坪冰店(明潭冰店)
這次請阿泰與呆呆以「Camp & Hike」為前提,推薦路線,因為包括 Camp,路線都不會太難,基本上 KONOS 與 ESCAPE 都很適合。不過,南投‧郡大山是百岳入門,可以穿 ESACAPE 試試看。
南投‧郡大山路線必吃的下山飯,阿泰與呆呆說:「水里燕古早味麵店與二坪冰店(明潭冰店),特別是筒仔米糕很好吃。」呆呆補充:「阿泰是冰王,沒吃冰沒有完成的感覺,二坪冰店是古早味枝仔冰,簡單好吃。」
水里燕古早味麵店
_ 南投縣水里鄉民權路168號
二坪冰店(明潭冰店)
_南投縣水里鄉二坪路20號


路線_ 台中・長壽山
營地_ 出雲山騰雲營地
下山飯_ 一福味麵食館
長壽山過去在日治時代被稱為「肥崠山」,步道前段是全台最大的香杉林,中段則是茂密的孟宗竹林,後段則是柳杉混合,林相變化與植物生態非常豐富,來回里程約5.8公里,總爬升和總下降高度接近,大概都是540公尺,Columbia KONOS 與 ESCAPE 的機能都可以對應。
對應這路線的下山飯,兩位推薦了一福味麵食館,阿泰說:「我對排骨酥一直有一種偏好,在搜尋下山吃什麼的時候,看到排骨酥,然後平價又不錯的話,就會吃吃看。」
一福味麵食館,麵店的招牌是先將生米川燙才製作的油飯,米粒Q彈,香而不膩,搭配芋頭排骨酥湯,剛剛好。
一福味麵食館
地址:台中市東勢區中山路104號



無論你登山的目的是什麼,是渴望無際的藍天、蔥蔥鬱鬱的綠林,或是單純想放空,一雙好穿好走,又兼具機能,能夠對應各種地形的戶外健走鞋,例如 Columbia KONOS™ TRS OutDry™ 與 ESCAPE THRIVE ™ TITANIUM MID,會讓整個登山健行的過程更為順暢,而且很有安全感。
下山那道飯更是心之所向,就像 TaiTai LIVE WILD 說的,「因為登山有付出,當然要有所得,滿足日常較少能碰觸的慾望。」
大家準備好上山了嗎?又想吃哪道下山飯呢。
Produce _Sam Deng
Photography _莊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