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in-me Akko & Tim 專訪 /
二十年一點一滴累積屬於台灣的服裝文化
plain-me 共同創辦人 Akko & Tim
在 2000 年代初,台灣因為日本雜誌引入及香港影星的穿著影響,引領日本的『裏原宿』文化也傳入台灣成為當時的主流,而那時台灣服裝的網購還未普及,大多半都是實體購物,在台北,西門町小香港、西門新宿,成為跑單幫、代購一級戰區,而忠孝東路的東區則開始冒出高端精品、球鞋的買取店,日本當時流行什麼,大多都能在這兩個地區找到。
創辦人劉威志(Akko)回憶說道:「那時候最常做的就是跑日本,逛「BEAMS、UNITED ARROWS、Journal Standard」等選貨店,當年深深受到這服裝文化吸引,認為台灣也需要一間能強調「精選」,用穿搭理念傳遞給年輕人的平台」,所以在 2005 年,Akko 與 Tim 兩位輔仁大學的學長學弟,一邊打造日本風格的線上服飾網站,一邊在東區租下實體店面,打造屬於台灣的 O2O(線上線下串聯)的選貨店,在當時堪稱超前部署。
第一家 plain-me 在東區巷弄內誕生,那時的我們很單純的希望…
忙碌的上班族或聚餐宴會的你,可以隨時想到有一個品牌能幫你找到那套剛剛好的搭配

plain-me 的服裝設計和選品路線,也與當時環境截然不同,akko 和 Tim 都強調,創立品牌初衷就是 「讓新手輕鬆踏入穿搭世界」,因此從一開始推出的服裝單品,乾淨俐落 T-Shirt、襯衫、好搭的外套、舒適的褲款,都符合品牌名稱「plain」那般「平凡、基礎」的意思,讓剛入門的客人看到就能放心挑選,不用擔心怎麼配搭。


選品與設計思維
以「日常」「合宜」為主旋律
akko 和 Tim 回憶說起,當時許多台灣品牌熱衷講究「服裝文化背景」或誇張圖騰造型,但 plain-me 認為「日常才是根本」,想穿出成熟的外表,並不是要追求浮誇,而是「合宜的打扮,其實是對自己的尊重」,尤其當時 UNIQLO、Zara、H&M 都還未進駐台灣,因此 plain-me 的出現,猶如打開了一扇門,專注於打造「人人都能輕鬆駕馭」的形象。
到了 2010 年代,平價品牌林立、大家基礎款都買得到,讓他們一度想走向更炫酷、前衛的風格,但後來發現「日常需求其實還沒有被完全服務到」,便捲土重來,正如 Akko 所說:「我們做這麼多年,發現大家最需要的其實就是 『日常服裝』」,甚至和團隊做問卷發現,客人講的關鍵字都是,「服務好、選擇多、風格生活化、無壓力」,這也正對應他們創店時想給人的體驗。

自有品牌起步:標誌版型和風格單品現身
隨著經營漸入佳境,plain-me 不只經常得跑到日本、韓國等與世界各地商談代理,也順應推出自有品牌,最早是補足消費者需求對選品品牌後的空白,但近期增加許多「獨創插畫」在單品上,也正形塑「小P社長」的品牌誕生,不僅僅是 Akko 的女兒所畫的插畫,很有代表意義外,這也代表著過去多年 plain-me 從低調逐漸轉向,讓大家對品牌認同的過程。
Akko 對此這樣說:「plain-me 成員的穿著風格硬要分的話大致是這三類,1. 是像我一樣屬於街頭感的穿著風格,2. 是屬於比較喜歡 COMOLI、AURALEE 這種鬆弛、中性,就像 Tim 一樣,3. 就屬於機能、潮流、緊跟時尚一些的喜好。」未來將會依照社員的穿著喜好,逐步打造各式自有品牌,而 Akko 也搶先劇透,將會有名為 “Timelly” 的全新系列,是圍繞著 Tim 穿著發想,以男女共穿「中性大人感」的風格為主。


這段期間,品牌陸續推出了幾款經典單品,至今仍代表 plain-me 的核心風格,以下幾項可以說是「plain-me 20 年五大代表單品」的縮影
小P社長 防曬涼感短袖TEE
讓品牌更有認同感
Akko 與 Tim 都一同說出這件衣服具有代表意義:「過去 plain-me 的服裝都不會有明顯標誌,但有了『小P社長』後,客人穿上就像在街頭打卡一般被認出,形成強烈的品牌向心力,而同事看到自家品牌被穿著,看到也會覺得很開心。」這種雙重意義讓穿者和品牌都獲得認同,也能發展出「小P社長」這個品牌宇宙,能夠藉此跨出國際。

PLAIN 多色logo 短 TEE
經典短T強調品牌力的改變
韓國男團 SHINee 隊長 溫流 在造訪香港時,穿著一件台灣粉絲贈送「胸前印有 PLAIN 字樣的 T 恤」,引發品牌討論的單品,其實這不僅僅是有著品牌 LOGO,相較以往夏日熱賣的多色短袖 T,前方印有 PLAIN 字樣,對設計師本身來講,更具有對 “簡單、樸實” 理念認同,象徵著認同品牌及認同理念的雙重意義。

CITY BOY防潑水彈性舒適百搭神褲
下半身穩定輔助搭配的夥伴
plain-me 最具代表性輪廓的褲款,上寬下窄錐形版型,加上褲檔長度加長,能隨不同風格打造好看的下身比例,因而受到許多客人喜愛,『彷彿每天都能靠它打開不同樣貌』Tim 是這樣形容的,在品牌走過 20 年歲月裡,小旅行包、重磅 T 恤、與這條神褲可算是「三本柱」商品,穩定地扮演帶動銷量的角色。

YOBI全機能抗UV防曬外套
成為拓展女生市場版圖的推手
作為 plain-me 近年代表作,原本品牌對於機能布料沒有特別著重,但預見台灣市面上對「生活機能服飾」的需求,推出了這款防潑水、抗UV且充滿街頭機能風外套,更意外的是,原本定位男性客群的 YOBI 外套,因寬鬆中性剪裁、顏色百搭,竟吸引了大量女性消費者購買,可以說這件防曬外套「意外跨性別」,讓 plain-me 打開了新的客源版圖。

PM旅行小包
plain-me 最長壽的現象級單品
plain-me 的小旅行包實在太經典,2018 年左右推出後,短時間內成為各個年齡族群的最愛,Akko 說起小包的誕生也頗有戲劇性:「當初只是想做一個『護照與隨身小物一起收納』的包款,沒想到手機普及後,它剛好解決了『手機放口袋太大不便』的問題,一炮而紅」,2019 年過年時,Akko 在敦南店周邊見到十幾個以上的人,都背著 plain-me 小包,才恍然發現:「哇,我們的包還蠻厲害的!」,更有台灣網友在日本笑稱,只要在機場看到背「plain-me 小包」的,就是台灣人,也讓 plain-me 獲得了如免費廣告般的街頭能見度。


這些單品都承載 20年來「舒適日常、簡約穿搭」的理念
讓大家來到 plain-me 可以找得到有記憶點的商品
創立初期就嗅到電商經營,成為維持成長的關鍵力量
身為 Ptt Mix_Match 創板板主的 Akko,早早就了解網路社群布局,2005 年成立時,plain-me 同步推出官方網站,並「以日本 select shop 風格」在線上販售,而後便以「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的方向,建立線上線下共同會員,將紅利點數、促銷活動全部整合,同一組會員資料可以在門市和官網通用,堪稱台灣第一家真正「線上線下串聯的選貨店」。
隨著時間推進,plain-me 也不斷利用網路與社群,塑造品牌形象,進入 2010 年代,LINE、Facebook、Instagram 等平台興起,積極分享穿搭與生活風格相關文章、影音,甚至舉辦實體快閃活動,對外,plain-me 還經常與流行時尚 KOL 合作、找明星代言,提升網路能見度;對內,店員與顧客互動更像朋友,關心彼此生活,藉此培養了龐大的「鐵粉」群體,潛移默化地認同品牌理念,也讓國外品牌看見,促成後續的聯名合作。



經歷過無數轉淚點
一路跌跌撞撞成就品牌影響力
兩位創辦人也時常盤點「什麼時候,我們真的做出了影響力?」最明顯的時刻,往往都和上述爆款商品有關,他們曾經驚呼「整條街都是 plain-me」,有一次走出店門,竟然在街上一眼就看到至少數十位路人背著或拿著 plain-me 的購物袋或小包,才恍然意識到,這二十年的耕耘,果然累積成效。
不只是自家出品達成成就,plain-me 也透過各種跨界聯名吸睛,2010 年後,他們就曾經與日本品牌 BEAUTY&YOUTH、Journal Standard、URBAN RESEARCH一起合作,開啟了更多海外交流機會,而到近年像 COMPUTEX 電腦展與乖乖的三方聯名、運動飲料「舒跑」合作,都頗有話題,而且雙方也更著重視覺與創意層面,每次聯名都是一步步累積的成果,挑戰品牌界限。
那段「快倒閉」的壓力迫使我們苦思經營之道,把公司拉回正軌
當然,成功路上不全是順風順水,提到這 20 年來最大挑戰,Akko 直言是「曾經險些倒閉」,他們一路追求規模與成長,營收攀升時成本也跟著暴增,直到 2015 年,幾乎年年入不敷出、一度陷入負債,正是那段「快倒閉」的壓力迫使他們苦思經營之道,為了把公司拉回正軌,plain-me 暫停盲目拓店計畫,強化品牌定位和內部管理,開始每季根據市場需求數據嚴格篩選商品,並建立更理性的財務與進貨流程,才得以在後來繼續存活與發展。

plain-me 的下一個十年
日常美學的長跑
兩人感慨說:「plain-me 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對風格的堅持,追求活得長久而不是一時爆紅。」而對於曾經的跌倒教訓,他們也樂觀帶過,覺得這些成長痛苦早晚會開花結果,讓「搭配美好的一天」成為更多人日常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