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他 就什麼也做不了
現在是一個網路社群興盛的時代,拿起手機,每個人都是「內容創作者」。隨時隨地拍照、錄影,剪成影片,想讓自己的內容被看到,除了獨特視角,數位帶來的即時也是關鍵;特別是身為編輯的我,採訪過程取材,不怕多拍就怕疏漏。
要快又要多,檔案不斷增加、空間迅速減少;想刪個檔案,就怕往後會用到。著實兩難。
於是我發現了 SanDisk 的 Creator Series 包括 SSD、行動隨身碟到桌機級備份,完全能夠對應編輯從採訪、拍攝現場,記者會、即時剪片、到回辦公室存檔案的不同需求。

即拍即存
現在的工作模式,除了日常的寫稿,佔比很大的就是去記者會拍影片,即時發 story,還有 reels,model 拍攝現場也需要側拍,手機常常處於爆量狀態。當要整理手機檔案時,我自己曾經發生過一個狀況,誤刪了還沒處理的影片,是直接連垃圾檔案都刪掉的無解狀況,再度體認到「沒有存下來,就等於沒拍」。當有了 SanDisk 的 Creator Series,現在出門一定會隨身帶 Creator Phone SSD(MagSafe)、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 與 Creator USB-C 隨身碟,拍攝檔案不會佔據到手機容量,也不太會誤刪。

Creator Phone SSD



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
我自己會先評估這個場合需要拍攝的素材是多少,若是一般狀況,最常用的是 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256GB 的儲存容量,可以當作「手機隨身碟」,隨時擴充手機容量,體積很小,很方便攜帶,直接插入就可以用。一端是Apple Lightning,另一端則是 USB Type-C ,若是手機是 iPhone 14以下,就非嘗適合用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另一個很方便攜帶就是 USB-C 隨身碟,容量更大,1TB ,等同是一個容量極大的隨身碟,只是要注意因為高速度傳輸,隨身碟會發熱,長時間大量拷貝後建議拔下讓裝置稍作冷卻,這個我也會跟 iPad 一起使用。

這次會注意到 SanDisk,首先是外型,不同於過往看到的外皆裝置,多是黑灰色系,硬派的線條,Creator Series 是藍紫漸層配色,對於很重視外型的編輯(我)而言,Creator Series 是會願意且記得拿出來用的物品。
還有一個吸引我目光的單品,Creator Phone SSD 外接固態硬碟,最方便是可以直接磁吸在手機上,並藉由 USB-C 線連接手機,拍攝的檔案直接存在硬碟裡,拍完直後,可以用手機直接剪片,或者是直接把硬碟連接到電腦或螢幕比較大,好處理的 iPad,節省了傳檔步驟,非常方便。提醒,MagSafe 吸附力雖強,但太大晃動下仍有可能脫落,USB-C 線連接手機之處,不是那麼牢靠,要注意。
Creator Phone SSD 外接固態硬碟也是出門旅遊最好的伙伴,容量大、可以磁吸於手機上,回到飯店,有帶電腦的人,直接接電腦存檔案,沒帶電腦也不用擔心Creator Phone SSD 外接固態硬碟容量至少有 1TB,絕對很夠。
編輯的日常提醒:資料存好比拍好更重要。



Creator Phone SSD 外接固態硬碟


存完就剪
社群軟體讓人與人的關係從存量變流量,而要讓流量產生,存量就很重要,這個「存量」就是手機。另外一個大重點就是「即時性」。
這個「即時」象徵著你先看到了旁人還沒看到的人事時地物。要產出即時影片與內容,無論是攝影師拍的或是自己拍的,除了手機能處理的,能夠在直接在電腦、iPad、手機之間移轉素材的外接裝置就很重要。
如果要用手機直接處理的我偏好 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 與 Creator USB-C 隨身碟。尺寸小很方便。
若是知道今天會拍到某個品牌記者會,或是訪問到某個明星名人,我習慣會事先查資料。有了 SanDisk Creator Series,就可以把一些覺得剪片用得到的圖片存在 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 與 Creator USB-C 隨身碟,現場即剪就能把這些素材用進去,讓影片更豐富。
若是得要用電腦處理,意思就是拍攝的素材比較多,我則會用容量較大的 Creator Phone SSD 外接固態硬碟。

Creator USB-C 隨身碟
編輯們還會常遇到一個狀況,跟攝影師拍照之後,片子量很大、原檔又大,等攝影師上傳雲端,得花不少時間(攝影大哥們工作繁忙還得抽空幫你傳!),SanDisk Creator Pro 行動固態硬碟此時就派得上用場。至少 1TB 容量, NVMe 快閃記憶體技術,讀寫速度很快,幾分鐘就搞定 100GB,可以馬上把攝影拍好的原片存走,而且外型很輕薄,USB-C 連接線也經過強化,不容易斷裂,丟在包包裡就可以。
編輯日常提醒:即時性的背後,是事前存好的每一個畫面與素材。


Creator Desk Drive 桌上型 SSD
檔案有了一個家
一直習慣每兩三個月,會把照片影片、文件等檔案做一次整理,以前會分成好幾顆不同的硬碟,久了之後,完全想不起來這顆硬碟放了什麼資料。有了這顆等同於「hub」的 Creator Desk Drive 桌上型 SSD ,所有檔案可以「住」在同一個家了。
Creator Desk Drive 桌上型 SSD 比一般桌上型 HDD 的讀取速度快約 4 倍,幾十GB的 4K 影片, Desk Drive 幾分鐘內就完成。而且 Creator Desk Drive 桌上型 SSD 的外型很小巧,顏色又漂亮,沒有噪音且不會發熱,放在桌上就像是個裝飾,完全符合我的所有工作相關道具都得好看的要求。
編輯日常提醒:素材集中,剪輯當下不再浪費時間找檔案。
SanDisk Creator Series
- Creator Phone SSD(MagSafe)
- NT$3,988(1TB)
- NT$5,888(2TB)
- Creator Pro 行動固態硬碟
- NT$4,488(1TB)
- NT$7,188 (2TB)
- NT$11,888(4TB)
- Creator USB-C 隨身碟
- NT$689(256GB)
- NT$1,399 (512GB)
- NT$2,499 (1TB)
- Creator Phone Drive 雙用隨身碟
- NT1,980(128GB)
- NT$2,880 (256GB)
- Creator Desk Drive 桌上型 SSD
- NT10,088(4TB)
- NT20,888(8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