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現場 / 資訊超載的意象反思 DYCTEAM 19SS 日台同步登場
說一個屬於當代的科普可能會讓您大吃一驚,每一天我們被迫自動接收的訊息多達 34 G,換算之下等於一天要聽一萬首歌,均要處理的訊息比 1896 年多了五倍之多,等於一天要閱讀 174 份報紙,南加州大學的 Martin Hilbert 博士也表示「這個差距就像當你還在認為 100 年前人們很幸運能夠閱讀相當於 50 本書的一生,但現在大多數孩子都看了幾百部電影。」
這些數據代表了什麼,不是資訊的豐富,而是過多的訊息增加了人類腦部壓力而降低專注力和深思的能力,實際上這些看似有用的資訊如果沒有妥善的管理,也是造成「資訊肥胖」等文明病的重要問題,當然不僅如此,網路就像一個微觀的宇宙,然而充斥著新、舊,正確與錯誤的訊息,就像被許多太空垃圾給掩埋,當我們沒有適時分辨處理的能力囫圇吞棗,所產生的問題面對今日越顯嚴重。
擅於觀察將日常生活值得省思的議題轉化為設計概念的 DYCTEAM,有感這幾年網路、3C 用品的發展迅速,使得過多的資訊衝擊你我,因此以「information overload 資訊超載」為主題。透過 DYCTEAM 每季主力兩大支線-「Basic」與「wear in Blue」19 春夏的系列發表,傳遞出對文明社會觀察的反思。而整季設計風格上仍以低調、實穿性高的日常服款式輪廓為基底,加入帶點幽默的隱喻手法,邀請你我對於自己的「需要」有更深度的思考和管理,不是探討對錯,而是自己想要如何「定義自我」。
有趣的是 DYCTEAM 並非將資訊超載的概念化為衣服上口號標語這麼簡單,而是運用台灣引以為傲的丹寧寧緹紡織技術,將抽象的記憶、大腦接收的資訊、雜訊、數位符碼轉化至布面的紋理,並結合 3D 立體貼袋、隱藏式的大型收納口袋與多口袋設計,隱喻大量資訊需要更有效的空間管理,或者,你更需要的是一個垃圾桶,來協助你把過多的不必要資訊刪除;另外包括俗稱的釣魚背心與長大衣的設計,也相當得編者的心,不論是在著用的垂墜度與口袋的深度等細節,皆適合作為日常搭配的運用,難怪與日本同步揭露已獲得高度的討論熱潮,足見台灣的設計是有實力可以走入國際。
雖然「每年承受與接收的資訊倍數成長,卻沒有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研究結論很令人傷心,不過在這個更容易獲得資訊的年代,確立自己需要的主題並重點瀏覽,再透過不斷複習與內化,確實會讓訊息有效的被利用與吸收,達到真正學習到新知識的快樂。就像 DYCTEAM 本季想要傳遞的重點:時代的進步本身沒有對錯,怎麼在資訊海中找到需要,不隨波逐流,才能成為自己最想要的那個樣子。
手中拿著品牌贈與的耳塞與眼罩,品牌間傳遞的溫暖仍記憶猶新,不論是資訊焦慮或者資訊過載,適時的讓自己「重開機」,我想除了從事休閒或適當休息,把自己打理得好看也是一種重開機的方式,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親自走趟 DYCTEAM,感受將日常結合設計的獨到視野。
DYCTEAM Official Fan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