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點態度
人是咖啡館最重要的存在!
GABEE. 創辦人 林東源
feat. TWINBIRD
平日醒來的清晨、在家工作的下午,不用點外送、不用準備一堆道具,就能喝到一杯手沖咖啡,這是現代人極為日常的渴望。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開始鍾情於咖啡的故事,可能是一個下午與某人坐在某間咖啡館,可能是終於鼓起勇氣推開咖啡館的門,或許是第一次喝到咖啡的心動,終歸而言,都是與「人」有關,一杯咖啡,可以說出一段人生故事。
這也是台北咖啡名店 GABEE. 主理人林東源最初想要開咖啡館的原因,「一般都是愛喝咖啡才想要開咖啡館,我完全相反,」林東源笑說:「大學時有朋友在咖啡館打工,我去找他的時候,發現每個客人都會跟他打招呼,那是只有咖啡館才會發生的互動,如此獨特的氛圍讓我想要開一間咖啡館,至於真正愛上咖啡,那是出社會的事了。」
About 林東源
2004 年創辦 GABEE.,從開店之初就決定不開分店,同年得到台灣咖啡協會舉辦的第一屆台灣咖啡大師比賽冠軍,寫了第一本由華人出版的《Latte Art 咖啡拉花:Espresso 與牛奶的完美邂逅》。GABEE. 不只有咖啡,更做了許多跨界合作,包括從 3C 到茶餅糕點,銀飾、書籍,還有五月天阿信的 STATREAL 咖啡,目前除了 GABEE.,還擔任許多咖啡店鋪、品牌的顧問,傳授自身經驗。
如同林東源所說,進入咖啡館之後,自然而然會卸下偽裝的面具,以最輕鬆的態度與咖啡師互動,說出最真實的心情。「我才會說好的咖啡師是一個觸碰人心的職人,專注在自己的事物上,即便客人不說話,也能透過推論、觀察,建議一杯最符合對方喜好、味道的咖啡,」林東源說:「主廚決定了一家餐廳的飲食體驗,咖啡師亦然,掌控了一家咖啡館所呈現的氛圍與味道。」
人一旦走進咖啡館,自然會卸下面具,跟咖啡師說出真心話。
因此 2004 年,林東源用明亮空間、很長的吧台打造出他心中所認為最好的咖啡館GABEE.,一間不同年齡的人都能夠輕鬆進入咖啡館,請記住那可是在 19 年前,台灣咖啡館還不盛行的年代。



「開店 5 年之後,全球精品咖啡開始發展,所有咖啡館都在講同一件事,提供一杯好咖啡,GABEE.不同於其他咖啡店的特色是什麼?於是我開始思考GABEE. 的下一步。」we do everything about coffee,這是 GABEE. logo下方標註的一句話。對於林東源而言,可以做一切與咖啡有關的事,與出版社一起將知名詩人洛夫 ⟪隱詩集⟫ 裡一段寫到咖啡的文字轉化成咖啡風味,或者是與銀飾品牌 2AS 的創辦人阿卍合作,每個圖案與造型都是在講述一段關於咖啡的故事。


GABEE. 跨界合作的範圍非常地廣泛,從詩集到用銀打造的填壓器都有。

咖啡沒有重現性。
回歸到咖啡,最重要的就是味道。
味道很主觀,是每個人藉由自己的感官去做判斷,很主觀,「咖啡又是全世界芳香氛子最複雜的一種食材,有1000 多種,每天都在變,『咖啡沒有重現性』,我才會一直強調學習咖啡容易入門,很難專精,現在已經精細到基因序列的分析,『咖啡是一門科學』。」
雖然咖啡有如此多的變因,林東源對於一杯好咖啡的定義,未曾改變,最在乎的是喝到咖啡的本質味道。「好的咖啡豆不會過度深烘焙,淺焙才能喝到咖啡的本質。首先入口是要順的,在口腔內要展現不同的風味與層次變化。」我好奇地問他,若是每天必喝的咖啡,會如何選擇?「每天喝的咖啡是要很順很舒服的,我會選擇水洗,比較乾淨,更能表現咖啡豆品種的本質風味。」
有了喜歡的咖啡豆,如何呈現一杯好咖啡,除了對咖啡豆要有基本的知識,一台好用的咖啡機也很重要,由日本咖啡教父田口護監修的日本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實際使用過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超乎我想像的方便,可調整參數很多,包括研磨度、悶蒸都可以簡單設定,以前沒有看過家用機器可以調整悶蒸時間。」
林東源說:「看到這個杯子,有淺焙、中焙與深焙的標示,用體積在量測豆子。」林東源接著說起咖啡豆小知識,「咖啡豆烘焙時有一次、二次爆裂,體機會隨之膨脹,淺烘焙是一次爆裂,深焙體積會比較大,若是用秤重,淺焙豆子數量會比較少,用體積量才是準確的。」

雖然咖啡沒有重現性,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還是能夠藉由以科學為本的設計,包括量杯、悶蒸等,重現專業咖啡師的手沖風味。日本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內附的量杯有標示淺焙、中焙與深焙,各自需要的豆量,用體積而非克數,這才是準確的。





林東源建議:「選擇淺焙咖啡豆,磨到最細,用 83℃,悶蒸時間就依照機器原有的設定,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還有一個貼心的設計,就是可以直接按照壺的刻度裝需要的水量,若是 2 杯,水就比 2 杯量再多一點,因為水會稍微留在濾杯裡,出來的咖啡量就是對的,味道跟手沖沒有那麼大差別。」

林東源說:「田口護先生監修的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設計偏日式思考,附的是梯型濾杯,水進入咖啡之後的停留時間較長,接觸時間比較多,容易會有一點點苦味,建議溫度可以設定 83℃。若是使用錐形濾杯,肋骨形狀,水流速度就會比較快。」

林東源說:「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內建有磨豆機,除了貼心,更是有其科學理論。大部分人的家裡不會有磨豆機,會請店家先幫忙磨好,但我們並不建議。磨豆子時芳香物質會做大量釋放,你聞到香味就代表揮發了,你把磨好的豆子帶回家,明天你的咖啡已經沒有什麼香氣,沖煮前現磨,咖啡的芳香氛子才能保留得更好,讓咖啡在好的狀態被沖煮。」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超乎我想像的方便,將包括量杯設計、悶蒸設定等非常科學的理論、專業的操作,轉化成讓消費者能夠直覺操作,這很厲害。

- 這支 74110/74112,是來自衣索比亞 GUJI,是最近很紅的產區,當地是做單一品種的採摘跟處理,看數字便知,是很新、還沒有被命名的豆子,呈現出來咖啡的明亮度非常好。

- GABEE. 18週年紀念豆,混了衣索比亞日曬與瓜地馬拉的水洗豆,咖啡味道更有層次跟變化,有著輕微發酵感。

- KEDIR BALI 來自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夫產區的獨立品種,是 GABEE. 與北歐生豆商合作,雖然是日曬處理,但沒有那麼強烈的發酵感,保留更多咖啡豆的本質風味。
早期的咖啡豆是大包裝,會有旺盛的排氣量,加上需要從國外繼空運到台灣,因為壓力差,為了避免袋子膨脹破裂,才會有空氣只能出不能進的單向排氣閥。
現在是精品咖啡,烘焙度變淺,小包裝的排氣沒那麼多,為了讓袋內有著一定的壓力,讓要排出的芳香物質留在豆子裡,維持咖啡品質,沒有單向排氣閥才是好的。
最後,我問林東源手沖咖啡的魅力是什麼?「最主要還是因為咖啡師沖煮時的掌控,讓咖啡產生更多層次變化。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則是在基本人性的設定上做到穩定,對於想要接觸咖啡的人,直覺好用,就算參數設定有誤,也不會不好喝,設定對了,跟手沖的差別並不明顯,對於每天要喝咖啡又忙碌的現代人,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使用真的非常方便。」

GABEE. 今年年底要進行大改裝,會更強調咖啡師的存在,敬請期待。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
由日本咖啡教父田口護監製的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由日本金屬工藝聖地燕三条的職人打造,集合磨豆機、手沖於一台機器。強調五感來享受咖啡,從磨豆的聲音、豆子如何因蒸而膨脹、沖水的蒸汽、水滴滴落的聲音,還有咖啡的香氣與味道。
使用石臼式碾磨方式,低速運轉能夠減少摩擦生熱影響到咖啡粉的口感,讓豆子磨的更加均勻。80℃、90℃兩種水溫可選擇,研磨則有細、中與粗三段,從6個斜向內側仿手沖繞圈的均勻注水,能夠平均潤濕咖啡豆,濾杯內的立體壓條設計,讓沖煮過程的熱蒸氣能夠均勻擴散,還具有 20 分鐘的自動保溫功能。咖啡豆與咖啡粉均可沖煮,也可以單獨作為磨豆機使用。
- Twinbird 職人級全自動手沖咖啡機 _ NT$12,800

更多關於 TWINBIRD 報導
起點帶路 / kikumo 主理人 Brad:「咖啡是一個能夠好好感受自己生活的媒介!」
Produce _ Sam Deng
Photo _ Dylen Yu
Concept & Text _ Sofia Shen